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 >日本北海道發現的最大恐龍化石被認定為新品種:“日本神龍”Kamuysaurus japonicas 正文

日本北海道發現的最大恐龍化石被認定為新品種:“日本神龍”Kamuysaurus japonicas

来源:農品購網   作者:騰格爾   时间:2025-11-02 01:40:33
日本北海道發現的最大恐龍化石被認定為新品種:“日本神龍”Kamuysaurus japonicas
日本北海道發現的最大恐龍化石被認定為新品種:“日本神龍”Kamuysaurus japonicas
日本北海道發現的最大恐龍化石被認定為新品種:“日本神龍”Kamuysaurus japonicas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俄羅斯衛星網: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數年前在日本北海道發現的恐龍化石是此前未知的新品種,屬於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
鴨嘴龍(Hadrosaurus)是白堊紀晚期鴨嘴龍科最成功的變種之一。目前共發現30多種鴨嘴龍,分布在歐亞大陸、南極洲、北美和南美地區。它們之所以被稱為鴨嘴龍是因為長著和鴨子一樣的扁嘴。據研究人員推測,幼年鴨嘴龍主要用兩條腿走路,而成年鴨嘴龍往往用四條腿走路。這類恐龍的頜骨適於進食植物,有數排牙齒。如果前排牙齒磨損,後排牙齒會取而代之。
新種恐龍的骸骨最初發現於2003年,一名古生物愛好者在鵡川町的一條溪流中發現了部分恐龍尾骨化石。對該地區的主要發掘工作於2013至2014年進行,由穗別博物館和北海道大學博物館專家開展,最終發現一副幾近完整的恐龍骸骨,隻缺顱骨前部、幾塊骶椎和指骨,骨骼完整度超過60%,占整體骨骼質量的80%,為日本出土的最完整恐龍骸骨。
發掘過程中,專家給這隻恐龍取了一個臨時的名字--“鵡川龍”。現在,最終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它被正式命名為“日本神龍”(Kamuysaurus japonicas),詞根“Kamuy”在日本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族的語言中是“神”的意思。
出土化石所在的海洋沉積物的曆史已有7060萬至7240萬年。日本古生物學家與美國專家共同研究恐龍骸骨後發現,“日本神龍”屬於鴨嘴龍科埃德蒙頓龍屬,最接近中國的楊氏萊陽龍屬和西伯利亞的克貝洛斯龍屬。來自北海道大學博物館的一名研究報告作者表示:“這是一隻成年恐龍,年齡在9歲或9歲以上。身長8米,重4或5.3噸,取決於它活著的時候是用兩條腿走路還是四條腿。”專家認為,這隻恐龍的骸骨是被衝到了海裏,沉入海底,之所以保存良好是因為很快被沙子埋了起來。
相關報道:日本發現其境內最大恐龍化石 命名為“日本龍神”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發表一項研究,考古學家報告了一個此前未知的晚白堊世鴨嘴龍的新屬種。新化石發掘於日本,骨骼完整,被命名為“日本龍神”。這是日本發現的境內最大的恐龍骸骨,同時,這一新發現再次向人們揭示了恐龍多樣性。
鴨嘴龍是晚白堊世非常成功的一類恐龍,它們的化石曾出現在北美、南美、亞洲、歐洲和南極洲。
此次,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人員小林快次和同事,在日本北海道一處地層的海相沉積中發現了這一最新的鴨嘴龍,並將其命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意為“日本龍神”。研究人員指出,在受海洋影響的環境中發現鴨嘴龍實屬罕見,新發現將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認識鴨嘴龍科恐龍在這類環境中的多樣性。
該樣本有7200萬年的曆史,長約8米,來自於一個中等體型、完全發育的鴨嘴龍。研究團隊報告了該恐龍一係列獨特的特征,包括頭骨上的小脊和一排較短的、朝前生長的神經棘。
對該樣本的分析顯示,它與遠東其它鴨嘴龍具有親緣關係,如中國的萊陽龍和俄羅斯的克貝洛斯龍。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進一步認識遠東地區的鴨嘴龍多樣性以及鴨嘴龍科在晚白堊世的演化,同時也可以論證在早期演化階段,沿海環境是促進恐龍物種多樣性的重要因素。

标签:

责任编辑:東東湯運煥

全网热点